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中医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狂病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狂病,属中医科类疾病;常发于其他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狂病多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所致,以痰火瘀血,闭塞心窍,神机错乱为基本病机,临床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以青壮年罹患者为多。

狂病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1、情志内伤情志过激,尤其是勃然大怒,引动肝胆木火上升,冲心犯脑,神明失其主宰。或突遭惊恐,触动心火,上扰清灵,神明无由自主,神志逆乱,躁扰不宁而发为本病。或肝火内盛,灼血为瘀,瘀血痹阻神明之主(心)、元神之府(脑),则神机失用,而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之晶,酿成痰烛,复因心火暴张,痰随火升,蒙蔽心窍,神明无主;或贪杯好饮,里湿素盛,郁而化热,充斥胃肠,腑热上冲,扰动元神而发病。

  3、先天遗传母腹中受惊而致虚,则神机紊乱;或禀赋不足和家族遗传,出生后突受刺激则阴阳失调,神气逆乱而引发本病。

  总之,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和先天遗传是本病主要致病因素,而痰火瘀血闭塞心脑,阴阳失调,形神失控是其病机所在。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胆脾有密切关系。其病性初起多以实证为主,如痰火扰心;继则火热灼血为瘀,炼液为痰而多见痰结血瘀、瘀血阻窍;日久而多本虚标实,如火盛伤阴耗气,心肾不交等。

狂病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1、有精神错乱、哭笑无常、妄语高歌、狂躁不安、不避亲疏、打人毁物等精神、语言、举止不正常状态。

  2、有情志刺激、意愿不遂或脑外伤等诱发因素,或有家庭史。

  3、排除药物原因所致者。

    分型:

  痰火内扰

  1、精神症状:不协调性兴奋;思维联想障碍;矛盾情感;情绪易激惹;注意力涣散。

  2、躯体症状:大便秘结、溲赤、面红目赤、喜食冷饮;舌红或绛、苔黄厚或黄腻;脉滑数有力。

  气滞血瘀

  1、精神症状:行为幼稚或愚蠢;思维破裂;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兴奋躁动。

  2、躯体症状:周身不适,肌肤粗糙,面色晦黯,痛经、经闭,经少色黯或有血块;舌质紫或瘀斑,少苔,舌下静脉曲张淤血;脉涩或弦。

  阴虚火旺

  1、精神症状:病情迁延不愈或偶见冲动;幻觉、妄想;情感平淡偶伴激惹;思维联想障碍;孤独退缩。

  2、躯体症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颧红,口干不渴;舌红无苔,或舌绛剥苔;脉细数。

狂病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1、癫病与狂病,均属精神失常疾患,这是共同特征。但癫病多静,狂病多动;癫病多喜,狂病多怒;癫病其脉多沉伏细弦,狂病其脉多洪盛滑数。

  2、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羊痫风”,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狂病为精神失常疾患,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与本病不难区分。

  3、脏躁好发于妇人,其症为悲伤欲哭,数欠伸,像如神灵所作,但可自制,一般不会自伤及伤害他人,与狂病完全丧失自知力的神志失常不同。

  4、谵语是因阳明实热或温邪人于营血,热邪扰乱神明,而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重症。与狂病在症状表现上是不同的。

狂病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狂病预防、调摄的关键在调情志,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及积极治疗情志为患之疾。护理着重在于配合治疗,防止意外,早日康复。

狂病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狂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狂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狂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痰火扰心

  治法:泻火逐痰,镇心安神。

  方剂:生铁落饮。

  方解:方中生铁落重镇降逆,胆南星、贝母、橘红等清涤痰浊,菖蒲宣窍,远志、茯神、辰砂安神;二冬、玄参、连翘养阴清热。

  加减:如痰火壅盛而舌苔黄腻甚者,同时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再用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肝胆火盛,脉弦实者,可改用当归龙荟丸;如属阳明热结,躁狂谵语,神志昏乱,面赤腹满,大便燥结,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舌质红绛,脉滑实而大者,宜先服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再投凉膈散加减清以泻实火。证情重者,可酌用龙虎丸;胸膈痰浊壅盛,而形体壮实,脉滑大有力者,可改用三圣散以涌吐痰涎,遇有狂病违拗口不开者,可用鼻饲法。吐后如形神俱乏,当以饮食调养;病情好转而痰火未尽,心烦失眠,哭笑无常者,可用温胆汤送服朱砂安神丸。用以清化痰火,养心安神。

  2、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方剂:二阴煎。

  方解:方中生地黄、麦冬、玄参养阴清热;黄连、木通、竹叶、灯心泻热清心安神;可加用白薇、地骨皮清虚热;茯神、炒枣仁、甘草养心安神。定志丸方剂:人参、茯神、石菖蒲、甘草,其方健脾养心,安神定志,可用汤药送服,也可布包人煎。

  加减:若阴虚火旺兼有痰热未清者,可用二阴煎适当增入全瓜蒌、胆南星、天竺黄等。

  3、气血凝滞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方剂:癫狂梦醒汤,送服大黄鹰虫丸。

  方解:方中重用桃仁合赤芍活血化瘀,还可用丹参、红花、水蛭以助活血之力;柴胡、香附理气解郁,青陈皮、大腹皮、桑白皮、苏子行气降气;半夏和胃,甘草调中。大黄廑虫丸方剂:大黄、黄芩、桃仁、杏仁、芍药、干生地、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廑虫。可祛瘀生新,攻逐蓄血,但需要较长时期服用,至少半年以上,每服6克,日服3次。

  加减:如蕴热者可用木通加黄芩以清之;兼寒者加干姜、附子助阳温经。

  狂病-针灸治疗

  取穴以任、督、心、心包经脉为主,其配穴总以清心醒脑、豁痰宣窍为原则,其手法多采用三人或五人同时进针法,多用泻法,大幅度捻转,进行强刺激。

  主穴:

  1、人中、少商、隐白、大陵、丰隆。

  2、风府、大椎、身柱。

  3、鸠尾、上脘、中脘、丰隆。

  4、人中、风府、劳宫、大陵。

  每次取穴一组,四组穴位可以轮换使用。狂证发作时,可独取两侧环跳穴,用四寸粗针,行强刺激,可起安神定志作用。

  狂病-专方治疗

  1、荡痰汤

  组成:生赭石30~60克,大黄15~30克,芒硝18克(冲),半夏9克,郁金9克。

  加减:脉实;舌绛红,苔焦黄,大便干加大黄、赭石;再无泻下可加甘遂1~3克;兴奋躁动不眠加天仙子、磁石、朱砂、龙骨、牡蛎、枣仁;惊恐多疑,忧虑不安,脉弦细,苔白腻,加柴胡、陈皮、枳壳、竹茹、乌药、香附、茯苓;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脉沉迟,舌淡苔少,加仙茅、益智仁、菖蒲、远志、五味子。

  用法:体壮病剧者每日服1剂,余者隔日1剂,15天一疗程:一般服1~3疗程。同时可加服小剂量安定剂。

  2、金蒲丹片

  组成:郁金40克,石菖蒲40克,丹参40克,香附20克。

  用法:上药研末搅拌,加入赋形剂,制成50片,每片含生药2.8克。每次服15~25片,1天2次,6周一疗程。

  3、醒癫汤

  组成:丹参100克,乌药100克。

  用法:上药加水3碗,煎至1碗,温服。每日1剂,晚上服。

  4、三香汤

  组成:瓜蒌皮、枳壳、桔梗、栀子、香豉、郁金、降香。

  加减:属癫证者加石菖蒲、远志、枣仁、淮小麦、胆南星、红枣;属狂证者加黄芩、大黄、龙胆草、芦荟、胆星、生铁落、生石膏、水牛角、石菖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5、安神泻火汤

  组成:黄连9克,全蝎6克,蜈蚣3条,大黄24克,川贝6克,石菖蒲15克,茯神12克,胆南星9克,天竺黄9克,五谷虫15克,香附12克,芒硝21克(冲),朱砂1.5克,白糖30克。

  加减:狂躁去芒硝,加巴豆霜;抑郁加礞石乓地龙、柴胡、白芍;失眠加枣仁、柏子仁、合欢皮、远志、琥珀,去全蝎、蜈蚣;哭笑不休加龙骨、牡蛎、珍珠母、浮小麦、大枣、炙甘草,去芒硝、大黄、全蝎、蜈蚣。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狂躁者可加服小剂量氯丙嗪。

狂病的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狂病宜及早诊断,合理用药,加强护理,可以治愈。但易反复,尤其治之不当,或久治不愈,可由兴奋转静,多喜少动而成癫病,病癫后遇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触动还可转狂,至此多预后不良。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狂犬病 下一篇眶上神经痛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