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肿瘤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淋巴瘤样丘疹病,又叫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属肿瘤科类疾病;常发于上肢、下肢、四肢、颈部、其他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为一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其特点为慢性、复发性、自限性丘疹结节性皮肤损害。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确。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常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大多数典型病例,其损害和经过类似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不同之处是损害较大,数目较少和坏死倾向较大。原发皮损为红色丘疹,直径可达约1cm,可进展为丘疹水疱性、丘疹脓疱性或出血性,数日数周后,表面坏死。典型损害可在8周内自愈。大多数倾向慢性,不经治疗,新的损害不断出现,因而不同时期的皮损可同时存在。损害治愈后遗留痘疮样、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性瘢痕。自觉症状轻微,病程3个月~40年。10%~20%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可发展为MF,CD30 皮肤T细胞淋巴瘤或Hodgkin病。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免疫组化检查即可诊断。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组织病理:组织学上对本病有诊断价值。真皮呈楔形、斑片状或血管周围浸润。较大损害浸润可占据整个真皮。浸润可累及表皮伴炎症细胞亲表皮性。损害进展时,可发生表皮坏死及糜烂。真皮血管可见纤维蛋白沉积,偶可见淋巴细胞性血管炎。真皮浸润细胞由淋巴细胞、嗜酸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较大的单核细胞构成。可见非典型性大或小的淋巴样细胞,占浸润细胞的50%以上。组织学上损害可分为A型和B型两型。

  A型损害含非典型性大细胞、胞浆丰富和明显的嗜酸性核仁。如细胞含两个核,则颇似ReedSternberg细胞。B型损害,非典型性细胞较小,核较小,染色深,呈脑回状。类似MF的非典型性细胞。两型损害均可见非典型核丝分裂。

  免疫组化:大的非典型细胞,呈辅助T细胞表型。非典型性细胞特别是A型细胞ki-1或CD30染色阳性。PCR基因克隆重排见于40%以上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损害。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淋巴瘤样丘疹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淋巴瘤样丘疹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尚无证据证明治疗能防止继发性淋巴瘤的发展。但如患者有症状需要治疗和治疗副作用较少时,亦可适当治疗。如高强皮质类固醇激素;PUVA系统性或局部治疗。局部应用卡莫司汀(卡氮芥)10mg/天,共治疗4~17周,可抑制损害而无骨髓抑制。甲氨蝶呤(MTX)每周15~20mg,可使90%的患者症状显著好转。

  (二)预后

  典型损害可在8周内自愈。大多数倾向慢性,不经治疗,新的损害不断出现,因而不同时期的皮损可同时存在。损害治愈后遗留痘疮样、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性瘢痕。自觉症状轻微,病程3个月~40年。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 下一篇淋巴瘤样肉芽肿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