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脑外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属脑外科类疾病;常发于头部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脑底或脑表部位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包括:

  1.粟粒样动脉瘤:约占75%,年发病率6/10万;

  2.动静脉畸形:约占10%,多见于青年人;

  3.梭形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4.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占儿童SAH的20%;

  5.其他:霉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脑血管炎、血液病及凝血障碍疾病、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和抗凝治疗并发症等,原因不明占10%。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情绪激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

  1.头痛与呕吐: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如头痛局限某处有定位意义,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后头痛表示后颅凹病变。

  2.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

  3.脑膜刺激征:青壮年病人多见且明显,伴有颈背部痛。老年患者、出血早期或深昏迷者可无脑膜刺激征。

  4.其它临床症状:如低热、腰背腿痛等。亦可见轻偏瘫,视力障碍,第Ⅲ、Ⅴ、Ⅵ、Ⅶ等颅神经麻痹,视网膜片状出血和视乳头水肿等。此外还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感染等。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1.CT扫描、CT增强、MRI及MRA:临床疑诊SAH首选CT检查,安全、敏感,并可早期诊断。出血当日敏感性高,可检出90%以上的SAH,并可确定脑内出血或脑室出血,伴脑积水或脑梗死,对病情进行动态观察。CT增强可发现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和大的动脉瘤,MRI可检出脑干小动静脉畸形,MRA对直径3~15mm动脉瘤检出率达84%至100%,但不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

  2.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若CT扫描不能确定SAH临床诊断,可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脑脊液肉眼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明显增高(400至600mmH2O),可提供SAH诊断的重要依据。注意腰穿可诱发脑疝形成的风险;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SAH诊断后需行全脑血管造影,因20%的患者为多发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常由多支血管供血。DSA可确定动脉瘤位置,显示血管解剖走行、侧支循环及血管痉挛等,发现烟雾病、血管性肿瘤等病因,为SAH病因诊断提供可靠证据,是制定合理外科治疗方案的先决条件;

  4.经颅多普勒(TCD):作为非侵入技术可监测SAH后脑血管痉挛;

  5.心电图:可显示T波高尖或明显倒置、PR间期缩短、高U波等异常;

  6.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等检查有助于寻找其他出血原因。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1.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可见反应迟钝和血性脑脊液,但有明显局灶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SAH患者临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肢体瘫痪易与SAH 混淆,CT和DSA检查可以鉴别;

  2.颅内感染:可有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但先有发热,脑脊液检查示感染;

  3.脑肿瘤:约1.5%的脑肿瘤患者可发生瘤卒中,形成瘤内或瘤旁血肿并合并SAH;癌瘤颅内转移、脑膜癌症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也可见血性CSF,拒详细病史、脑脊液检出癌细胞和头部CT可以鉴别。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1,预防:

   1)卧床休息 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痛急骤;常在过度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且病后2周内复发率最高,所以应绝对卧床4—6周;决不能因无偏瘫症状过早下床活动。已经有过复发的患者应卧床2个月以上。即使完全恢复,也应避免从事过度劳累和剧烈的活动。

   2)饮食意识清醒者,应给予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饭.多食台维生袁、纤维索较多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热量8.37kj以上,昏迷者可给鼻饲流质饮食。

 

2,急救措施:

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突然晕倒是中风较为典型的症状,也是被人们熟知的表现,但据裴副主任介绍,医学上有一种“手脚灵便”的中风更为可怕,也更值得关注,西医称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30-40岁的中年人好发

专家介绍说,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生在30-40岁的中年人身上,是一种危险的病症。该病起病前可有单侧头痛,动眼神经、视神经、三叉神经损害或癫痫发作。多在情绪激动与剧烈运动时突然发作。主要是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还可出现背痛、腿痛、烦躁、复视、怕光、怕声响、谵妄或惊厥等症状,严重者伴有昏迷。

“不少患者家属开始不以为意,以为老人疲倦、记性不好只是因为上了年纪或是有春困了,待到发病时才恍然大悟。”专家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非常急,对患者生命的危害程度并不亚于脑梗。

急救时绝对静卧

1)急性期要绝对静卧,避免血压突然增高的各种因素,同时要快速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

2)急救时要在患者肩下垫上枕头,使上身和头部略抬高。如果仅使头部抬高而颈部弯曲,则头部静脉血难以回流反而使脑压上升,故需特别注意。

3)如果出现意识丧失,呼吸道阻塞是很危险的。此时应让患者侧身俯卧,下颌前伸,即取昏睡体位。

温馨提醒:

专家提醒说,如果病人诉说有容易疲劳、看东西变黄、眼镜度数不合适等症状,就要考虑这是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兆。如果有这样自觉的症状,应尽快求医。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属脑血管异常所致,即使一时止住,也有在数周后再发的可能。因此,应该进行彻底的治疗。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食疗方:

  1)多吃含高纤维素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绝对卧床休息至少4-6周,避免激动、过分用力咳嗽和排便,防止再出血。

  2.服用镇静止疼剂(安定5mg 3次/d、颅痛定60mg 3次/d)。用20%甘露醇,速尿等降低颅内压。

  3.大剂量止血剂6-氨基已酸8-12g,1次/d,连用7-10天后渐减量,疗程3周(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4.预防脑血管痉挛钙离子拮抗剂尼莫通注射液100mg微量注射器缓慢推注,或尼莫地平片20mg 3次/d,口服21天。

  5.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15-20ml/次,1次/3-4d。

  6.根据脑血管造影情况,行选择性手术治疗。

  预后

  1.与病因、年龄、动脉瘤部位及瘤体大小、出血量、血压增高及波动、合并症和及时手术治疗等有关。

  2.发病时意识模糊或昏迷、高龄、收缩压高、出血量大、大脑前动脉或椎基底动脉较大动脉瘤预后差,半数存活遗留永久脑损害,常见认知障碍。

  3.90%颅内动静脉瘤破裂患者可以恢复,再出血风险较小。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至14日发生再出血,急性期动静脉畸形再出血较少见;

  2.脑血管痉挛:血管痉挛程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相关,病后10至14日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和确诊;

  3.扩展至脑实质内的出血:大脑前或中动脉动脉瘤破裂,血液喷射到脑实质导致轻偏瘫、失语,有时出现小脑天幕疝;

  4.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进行性嗜睡、上视受限、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

  5.5%至10%的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发生低钠血症。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脑萎 下一篇脑蛛网膜炎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088 次
  • 更新时间: 2012-06-11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