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妇产科    产科    传染科    肝病    中西医结合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属产科、妇产科、传染科、肝病、中西医结合科类疾病;常发于腹部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妊娠期感染不仅严重地危害孕妇,也累及胎儿,该病的防治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肝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1974年国外统计,发病率为28.1/10万,并估计仅为实际数字的20%。而妊娠合并肝炎的发生率差别很大,可为0.025~1.6%。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肝炎病毒依其流行病学特征,可分为两型:即传染型和血清型。由传染型病毒引起的肝炎为A型肝炎,血清型肝炎称为B型肝炎。B型肝炎表面抗原系Prince(1968)在澳大利亚发现,亦称澳大利亚抗原。而由Dane(1970)在HBsAg阳性的病人中发现的球形颗粒抗原则称为核抗原。故现知B型肝炎存在两种抗原系统。临床实践中A型肝炎已为大家所熟知,而B型肝炎多为亚临床型或隐匿型多被遗误,但其危害性较大,应引起重视。B型肝炎抗原和抗体必须依血清学检查确定,并以此检出隐性或慢性抗原携带者,即潜在传染源。但迄今为止,B型肝炎病毒尚未能培养成功,而A型肝炎病毒颗粒,则已分离成功。且知该病毒直径为27nm的RNA肠病毒。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 肝区疼痛加重;乏力,黄疸。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血清胆红素在17μmol/L(1mg/dL)以上,尿胆红素阳性。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1.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 黄疸较轻,ALT轻度升高,尿酮(+),经过治疗 酸,调整电解度,病情迅速好转,对于恶心呕吐严重的早孕反应,一定要提高警惕,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及早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肝损害。本病常有妊高症的表现,如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可伴有上腹部疼痛,黄疸较轻。妊娠结束后病情迅速缓解。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常发生于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起病时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功能障碍,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倾向,低血糖,深度黄疸,肝性脑病等。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常有家族史,孕28周后表现全身皮肤瘙痒和轻度黄疸综合症,无消化系统症状,产后消退。

  5.药物性肝损害。妊娠期常应用的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有氯丙嗪、异丙嗪、甲巯咪唑(他巴唑)、异烟肼、利福平、磺胺类、四环素等。常有转氨酶轻度升高,不伴脾大。停药后肝功能恢复。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1,预防:

  1)加强围生期保健 重视孕期监护,将肝功及肝炎病毒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测列为产前检测常规,并定期复查。对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分娩时,应严格施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以减少垂直传播。

  2)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 有效办法是注射HBIG或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我国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进行免疫接种。

  (1)主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μg,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μg。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良好,体内产生HBsAb,可有效保护肝脏不受HBV的感染,免疫率达75%。

  (2)被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内注射HBIG0.5m1,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肌内注射0.16ml/kg,可减少或阻止HBV进入肝脏,免疫率达71%。

  (3)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按上述方法进行,HBIG改为出生后48小时肌注0.5m1一次。在主动免疫建立之前,先获得被动免疫。使有效保护率达94%。

  3).丙型肝炎的预防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尚无特异的免疫方法。丙型肝炎以医源性传播为主。在日本经输血感染的急性肝炎中95%为丙型肝炎。减少医源性感染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重要环节。保护易感人群可用丙种球蛋白对人群进行被动免疫。对抗HCV阳性母亲的婴儿,在1岁前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对婴儿起保护作用。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肝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液体和热量的摄入。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原则上与非孕期病毒性肝炎相同。但应警惕妊娠晚期肝功能恶化,转为重症肝炎。

  (一)一般处理肝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对有胆汁郁积或肝昏迷患者,应限制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液体和热卡的补充;注意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维持酸硷平衡;禁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氯丙嗪、巴比妥类等。

  (二)保肝治疗给予大量维生素和葡萄糖,如维生素B1、B6、B12、C、K等。维生素C能促进肝细胞增生,改善肝功能,每日补充600mg。维生素K有促进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的合成作用,对重症患者,每日肌注维生素K110mg。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和细胞色素C等,有促进肝细胞代谢的作用。血制品如新鲜血、血浆和人体白蛋白等,可以纠正血内低蛋白,改善凝血功能,起到保肝作用。对于慢性肝炎患者,亦可选用具有去脂作用的药物,如胆硷、肌醇、肝宁、肝乐和复方磷酸脂酶等。近来有人报道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能抑制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减少或消除体内病毒抗原有一定作用。剂量每次1~2mg,肌注,每周2次,2~3个月为一疗程。

  (三)重症肝炎的急救处理应由内科与产科医生共同协作处理。首先应适当控制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0.5g/kg以下,给予大量葡萄糖,每日200~300g,同时给予多种维生素。为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有人主张高血糖素-胰岛素联合疗法,将高血糖素1~2mg加胰岛素4~8U,溶于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及时防止和治疗肝性昏迷非常重要。出现前驱症状或发生肝昏迷时,每日静滴谷氨酸钠或其钾盐23~46g、精氨酸25~50g,或Υ-氨酪酸2~6g,以降低血氨,改善大脑与脑干的功能。多巴胺的前体物左旋多巴,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内衍化为多巴胺,供给正常的神经传递介质,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促进意识障碍的恢复。一般开始以左旋多巴0.1g, 静脉滴注,以后每12小时增加0.05g,直至神志明显好转再逐渐减量。肝昏迷时间长或因肾功损害有水、钠潴留时,容易发生脑水肿。可用25%山梨醇250ml或20%甘露醇200ml,静滴,每6~8小时一次,并酌情应用皮质类激素,如地塞米松等。重症肝炎时,容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其防治措施。

  (四)中止妊娠问题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否需要终止妊娠,意见尚不一致。有的作者强调,进行中止妊娠手术可因创伤、出血等,加重肝脏负担,使病情恶化,因此主张保守观察。我们同意有些作者的看法,妊娠与病毒性肝炎之间,互有不利的影响,妊娠12周以前,应在积极治疗肝炎的同时,施行人工流产术为宜。中、晚期妊娠罹病者,手术引产危害较大,一般不宜终止妊娠。但对个别重症患者,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病情继续发展时,亦应考虑终止妊娠。

  (五)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处理重点是防治出血与感染。有人主张于妊娠近预产期1周,每日肌注维生素K120mg,临产后再加用20mg静脉注射。分娩期要配好新鲜血,做好抢救休克及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并尽量争取阴道分娩,必要时行助产手术,缩短第二产程。产时留新生儿脐血作肝功能及抗原测定。产后要防止胎盘剥离面严重出血,及时使用宫缩剂、补液和输血。有人推荐应用催产素10~20U静滴,个别病例用至80U,维持12~24小时。如有产科指征需要剖宫产时,应在做好输血等准备下进行;若患者在肝素治疗的过程中临产而必须剖宫产时,最好停用肝素4小时后施行,以免发生难以控制的伤口渗血,造成不良后果。产后感染是促使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大剂量静脉滴注对肝脏影响小的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邻氯青霉素、先锋霉素和琥珀酰氯霉素等。

  (六)新生儿的处理婴儿出生后,应立即隔离护理4周。因产妇母乳内多半含有肝炎病毒,不宜哺乳。产后回奶,不宜服用雌激素,以免损害肝功能。目前有人对产妇HbsAg阳性的新生儿,肌注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免疫丙种球蛋白,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妊娠期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防止交叉 传播,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重症肝炎 注意观察血压、尿量、出血倾 向及时发现肝昏迷前驱表现。观 察有无凝血机制障碍或DIC出现。

  二、分娩期

  1、住隔离产房,多关心产妇,消除紧张心理。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道损伤,新生儿产伤。

  3、预防产后出血,配血。

  4、宫口开全后手术助产,缩短产程,胎儿娩出后 给宫缩素。

  三、产褥期

  1、产后及时采取避孕措施。

  2、凡接触过产妇的器械,布类、衣服均严格消毒;排泄物、呕吐物、胎盘做特殊处理。

  3、HBsAg阳性产妇不宜母乳喂养,应人工 喂养,新生儿隔离4周,注射乙肝疫苗。

  四、禁止使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抗结核病药物中的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钠,精神病用药中的氯丙嗪、安定,抗菌药物中的四环素、磺胺等。不能饮含有酒精的饮料,更不能随意饮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B6、B12、C、K等,维生素C呢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功能。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下一篇妊娠合并癫痫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