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皮肤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透明丝孢霉病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透明丝孢霉病,又叫明色丝菌病;属皮肤科类疾病;常发于皮肤、全身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透明丝孢霉病(Hyalohyphomycosis)是一组由非暗色真菌引起的组织学上以透明菌丝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一般HE染色看不到,仅在PAS或银染色才能见到红色或黑色菌丝。1982年,由Ajello和McGinnis提出与暗色丝孢霉病相对应的本病名称。提出这两个病名意义在于可以不断地容纳新的病原真菌,而不需要为每个新菌种建立病名。但已用病原菌命名且广泛使用者如曲霉病仍使用原名称。

透明丝孢霉病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由非暗色真菌引起的感染所致。从1982年到1998年,病原菌已达到27个属,69个菌种,包括较为常见的青霉、镰孢、地霉、假阿利什霉,以及裂褶菌、灰色鬼伞、枝顶孢霉、恐霉、白僵菌、镰孢霉、拟青霉、帚霉、柱顶孢霉、麦轴霉、周刺座霉、产黄青霉、桔青霉、普通青霉、小刺青霉等。真菌学分类属于子囊菌门。

  (二)发病机制

  皮肤感染可呈浸润性斑块、脓肿、溃疡和肉芽肿损害,当发展到皮下组织时,可表现为囊肿、脓肿、肉芽肿损害。本病病程慢性,一般不易发展为侵袭性疾病。

透明丝孢霉病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病表现可进一步分为皮肤、皮下和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可呈浸润性斑块、脓肿、溃疡和肉芽肿损害,当发展到皮下组织时,可表现为囊肿、脓肿、肉芽肿损害。本病病程慢性,一般不易发展为侵袭性疾病。但当患者抵抗力低下可播散全身,引起系统性感染。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可以诊断。后者需作PAS或银染色才可确诊。

  

 

透明丝孢霉病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真菌学检查:取损害处脓液或组织液可见大量透明菌丝和孢子,真菌培养随病原菌种不同,而出现各种形态和颜色的菌落。

  组织病理:HE染色呈结核样肉芽肿损害,并可见到干酪样坏死,在PAS或GMS染色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紫红色或黑色菌丝和孢子。

透明丝孢霉病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1.加强体质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2.避免进入流行区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透明丝孢霉病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配合支持疗法。面积小者可手术切除。抗真菌药的全身治疗,包括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应用。伊曲康唑单用或与氟胞嘧啶联合应用,伊曲康唑400mg/d,氟胞嘧啶100mg/(kg·d)。

  (二)预后

  本病病程慢性,一般不易发展为侵袭性疾病。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退行性黄韧带肥厚 下一篇透明细胞棘皮瘤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