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骨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跖骨骨折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跖骨骨折,属骨科类疾病;常发于下肢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跖骨与趾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7%,其中2/3为趾骨骨折,1/3为跖骨骨折,籽骨骨折则极为少见。

跖骨骨折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撞击、扭伤及传导而来的间接外力均可致伤。

  (二)发病机制

  跖骨居跗骨与趾骨之间,1~3跖骨与跟、距、舟及楔骨组成足的内纵弓,4、5跖骨、跟骨和骰骨构成外侧纵弓。5个跖骨和楔骨在外形上显示背侧宽、而腹侧窄,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足的横弓(形似拱桥状)。诸骨之间相互有坚强的韧带连接,以维持足的形态和诸足弓的生理功能。基于这一特点,在对跖骨损伤的处理中,必须注意对足弓的维持与恢复。

  造成跖骨骨折的暴力可因扭伤或传导而来的间接外力,但更多的病例系重物的直接打击或撞击所致。因此,除第一跖骨外,少有单发。且其中不少病例与脱位伴发。

跖骨骨折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1.症状 主要表现为足背部肿胀,足尖负重障碍和用足跟步行等特点。皮下出血多者,足背部可呈现高度肿胀。

  2.跖骨行军骨折的临床表现 主要为局部痛、压痛、疲劳无力感及使继续行军受限等症状;X线平片早期难以显示,2~3周后方出现骨折线,后期则有骨膜增生反应改变。

  分型:①跖骨头骨折:多因直接暴力所致,前方关节面亦同时受累,临床上较为少见。②跖骨颈骨折:较前者为多,骨折后头部易向跖侧移位,需复位处理。③跖骨干骨折:亦多因外力撞击或挤压所致,多见,常多根跖骨同时发生。④跖骨基底部骨折:可因直接暴力或足部扭伤所致,尤其是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90%以上是由于足内翻损伤时被腓骨短肌牵拉所引起,此时应注意与骨骺(儿童患者)及籽骨相鉴别(图1)。⑤跖骨行军骨折:又称之为行军疲劳骨折,多见于第2及第3跖骨骨干处,以长途行军的军人为多见,故多称之为行军骨折。由于重复的、超负荷的压应力作用于足的纵弓处形成骨折。第2及第3跖骨受力最大,而其骨骼强度却又不如第一跖骨坚韧,因此易在此处出现骨折。

  跖骨骨折的诊断一般均较容易,其外伤史多较明确,且该骨骼表浅,易于检查,加之X线片显示一般较清晰;但跖骨基底部裂缝骨折,可因X线投照角度不当而难以辨认,此时应以临床诊断为主。

跖骨骨折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X线可显示骨折,但行军骨折在二周后方能显示骨折,且有骨膜增生反应。

跖骨骨折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跖骨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多吃肉骨头 。

  (2)忌过食白糖 .

  (3)忌不消化之物 .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跖骨骨折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治疗

  根据骨折有无移位及复位情况,而酌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1.无移位及可获得满意复位者 伤后或复位后患肢以小腿石膏或短靴石膏固定4~6周。

  2.有移位的骨折

  (1)跖骨头跖曲移位:可行开放复位,如局部嵌插稳定时,仅辅以石膏外固定;对合后仍不稳定者,则需用克氏针交叉固定,7~10天后拔除,再换小腿石膏制动。

  (2)跖骨干骨折:一般移位勿需手术,严重错位,尤其是影响足弓者则需切开复位,而后视骨折线形态选用钢丝、克氏针或螺钉固定之。

  (3)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仅极个别患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小螺钉或克氏针等),术后仍需辅以石膏制动。

  (4)行军骨折:症状较轻者可行弹性绷带固定及适当休息3~4周,骨折线明显者则需石膏固定。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跖骨骨折的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无相关资料。

跖骨骨折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无相关资料。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跖骨头骨软骨病 下一篇跗骨与周围关节结核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