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心血管内科    心胸外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又叫病窦综合症,呆钝窦房结综合症,窦房晕厥,惰性窦房结;属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类疾病;常发于胸部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病窦综合症或病窦,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亦可包括心房、房室交接区等)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出障碍而产生的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病征。主要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为主,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时出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大多于40岁以上出现症状。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因其发生的病因不同,其转归也不同。故根据病因及转归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

  1.可逆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急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此病患者的病因多较明确。可以找寻。当去除这些病因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消除,窦房结可恢复正常功能。但有些学者认为,这类患者不应归于真正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因为真正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基本病因是窦房结的病理解剖学改变,使窦房结产生持久而不可逆的功能改变。常见的病因如下:

  (1)药物:

  ①抗心律失常药: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是膜抑制剂,可抑制窦房结的起搏自律性,也能抑制房室交接区次级起搏点的功能。在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应用上述药物时,其窦房结功能可被抑制,使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延长而出现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如β肾上腺素能阻滞药,可抑制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的自律性,使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出现窦房阻滞。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索他洛尔,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细胞膜抑制其膜电位、并可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如钙离子拮抗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尼群地平等。应用阻滞Ca2 通道药物,就可能抑制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自发性舒张期除极,而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

  ②洋地黄类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洋地黄可使窦房结恢复时间缩短,也可有延长。多数情况下用药是安全的,少数患者会加重窦性心动过缓的程度。患者应用洋地黄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变化。

  ③抗高血压药:如利舍平、胍乙啶、可乐定等可使心率减慢。

  ④其他药物:如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氯丙嗪、西咪替丁、碳酸锂等,也可使心率减慢。

  (2)急性心肌梗死或缺血。

  (3)急性心脏炎症、瓣膜和结构病变。

  (4)任何原因引起的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5)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高碳酸血症、低温等。

  (6)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部疾病、黏液性水肿、颅内高压、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囊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精神抑郁、眼睛手术等。

  2.不可逆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慢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这类患者大多由于疾病引起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表现,多为器质性窦房结病变。病程发展大多缓慢,从出现症状到症状严重可长达5~10年或更长。

  (1)窦房结呈非特异性退行性纤维变性:是最常见的病因,除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外,心脏传导系统其余部分,如房室结、希氏束及束支系统等,也可受累。引起多处潜在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导致所谓全传导系统疾病。随年龄的增长窦房结内逐渐发生纤维化,起搏细胞被纤维组织所取代,窦房结的正常功能逐渐丧失。合并房室交接处起搏或传导功能不全的,又称双结病变;同时累及左、右束支的称为全传导系统病变。

  (2)冠心病:主要为窦房结的血管缺血或硬化。冠心病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但国外的病理解剖报告,有2/3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的窦房结血管是正常的。部分病例有窦房结动脉缺血,其原因为冠心病所致的血栓栓塞,也可以系某些免疫疾病发生血管壁病变产生的窦房结缺血。老年患者常见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与冠心病两者并存。

  (3)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病因中,心肌病也较多见。据国外报道发生率约为16.4%,据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3.9%。

  (4)其他疾病:

  ①心肌炎:据国外报道发生率为5.3%,据国内报道发生率为4.0%。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心肌炎等。

  ②全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炎、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为5.8%~6.4%)、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③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家族性QT延长综合症、家族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家族性先天性窦房结自身发育异常、Friedreich遗传性共济失调、进行性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症等。

  ④心肌代谢或浸润性病变:心肌淀粉样变、血色病、结节症、恶性肿瘤。

  ⑤外科手术损伤:外科手术直接损伤,如心脏直视手术,心肌导管检查也可损伤窦房结及其周围的组织。

  ⑥克山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炎、梅毒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综合症。

  ⑦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及纵隔放射治疗后。

  (5)家族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发生率不高,仅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少数。是由于先天性窦房结的结构异常所致。

  (二)发病机制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由于病因的不同、病理损害的部位与程度不同,其发生机制亦不同,有以下几种:

  1.对窦房结组织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的影响。

  2.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发生与窦房结自身电生理特点有关。

  3.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发生与窦房结的血供有关。

  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由于窦房结激动传出障碍而产生窦房传导阻滞。

  5.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6.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是腺苷介导性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1.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在1977年制定的“北京地区对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诊断参考标准”后已有许多增补,但尚无进行新的文字修订。此处根据临床实践略加修改。

  (1)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①主要依据:表现为以下四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并可除外某些药物、迷走神经或代谢功能紊乱等所引起者。

  A.窦房传导阻滞。

  B.窦性停搏:停搏时间持续2s以上。

  C.明显的、长时间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常在50次/分以下)。大多数同时有①和(或)②。单独窦性心动过缓者需经运动及药物激发试验证实。

  D.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

  ②次要依据:为伴发的心律失常。在主要依据基础上。可有以下表现:

  A.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以及房性(或交接区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在恢复窦性心律前易出现较长间歇。

  B.交接区功能障碍:以起搏功能障碍较常见,表现为交接区性逸搏发生在间歇后2s以上,或交接区性心律频率在35次/min以下:亦可出现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即双结病变。

  ③少数病例的诊断依据:

  A.慢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有可靠资料说明已经有上述窦房结功能衰竭的主要依据者;或经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恢复窦性心律后出现这种表现者。

  B.持久的、缓慢的交接区性心律,心率常在50次/min分以下(窦房结持久的停搏),有时可间断地稍微增快。

  (2)可疑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①慢性心房颤动、室率不快(非药物引起),且病因不明,或电转复时窦房结恢复时间超过2s,且不能维持窦性心律。

  ②窦性心动过缓:大多数时间心率在50次/分以下,运动、药物激发试验阴性和(或)窦性停搏停顿时间不到2s者。

  ③在运动、高热、剧痛、三度心力衰竭等情况下:心率增快明显少于正常反应。阿托品试验阴性。

  (3)说明:

  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一般系指慢性病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后遗症)。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炎的较短暂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有时被称为急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②“明显的、长时间(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缓”,系指窦性心率在24h的多数时间内≤50次/min,偶尔亦可快至60~70次/min。

  ③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亦可由下述情况引起,一般不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应注意鉴别:

  A.使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药、奎尼丁、利舍平、胍乙啶、普尼拉明、维拉帕米、吗啡、锑剂类等药物。

  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C.对迷走神经的局部刺激:机械性刺激,如颈动脉窦过敏、局部炎症、肿瘤等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D.排尿性晕厥。

  E.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颅压增高、间脑病。

  F.黄疸。

  G.血钾过高。

  H.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④以上标准不适用于运动员及儿童。

  (4)窦房结功能测定:大多数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运动和药物激发试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多能确立诊断。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需经电生理检查,如食管心房起搏试验方能确诊。目前认为食管心房起搏试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较其他方法检查均明显为高,假阳性、假阴性者很少。

  ①药物激发试验:为排除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的影响,可作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1~2mg)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静脉推注或滴注1~2µg),若注后心率不能增快达90次/min者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但阴性结果(注后心率增快到90次/min或以上)不能排除本征。

  ②电生理检查:用心房调搏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I)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病窦综合症患者的SNRT和SACT常显著超过正常高限。对以上述电生理指标评估窦房结功能的评价不一,一般认为测定结果在正常范围不能否定诊断,结果显著超过正常高限(如SNRT超过2000ms)者有参考价值。不少人认为其诊断价值不如动态心电图。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心电图

  (1)显著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慢于每分钟45次者,或伴有头晕、黑矇、近似晕厥或晕厥等症状时,并排除某些药物、迷走神经或代谢功能紊乱等所引起者,应高度怀疑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者常可伴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亦可伴有窦性停搏、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2)窦房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常可伴发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可单独发生。其中合并冠心病及心房病变者,可能以窦房传导阻滞表现为多见。一度窦房传导阻滞在体表心电图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但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三度窦房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与窦性停搏鉴别有一定困难。

  窦房传导阻滞可以是偶发的,也可以是频发的,夜间发作次数多于白天。立位或坐位发生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不伴逸搏心律者,可出现晕厥。

  (3)窦性停搏:短暂的窦性停搏可无明显症状,大于8s以上的窦性停搏如不伴有逸搏或逸搏心律者很易发生晕厥或阿-斯综合症。持久性或永久性窦性停搏患者,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持续的逸搏心律,可呈加速性也可呈缓慢性逸搏心律。

  窦性停搏后的长P-P间期与基本窦性心律的P-P间期不成倍数,是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的主要鉴别点。

  (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简称慢-快综合症):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bradycardia tachycardia syndrome)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常见的一种类型,系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常见表现之一。慢-快综合症在心电图上的主要表现为在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主要包括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但以窦性心动过缓最常见。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但一般认为心房颤动是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形式,多呈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并不多见。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动过速等较少见,仅为3%左右,也有报告为8%~10%。快速性心律失常与窦性心动过缓互相转变即形成慢-快综合症。在慢-快心律失常转变时,常可见到窦性停搏(常≥2s),不伴有逸搏。从24h动态心电图上常可见到心房颤动终止后导致窦性停搏,并引起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晕厥、阿-斯综合症发作。慢-快综合症经反复发作后。可逐渐转为异位心律,多为心房颤动。所以,心房颤动患者既往病情不清楚时,应考虑有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可能。此时使用洋地黄或电复律会造成严重的心动过缓,故应严密监测。

  (5)双结病变与传导阻滞:当病变波及窦房结与房室交接区时,可出现两种混合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不出现房室交接区性逸搏或逸搏心律时,此即为双结病变。约30%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合并双结病变。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者,其阻滞部位多数在希氏束上,部分患者可合并希氏束内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室内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很高。

  (6)房性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异常延长:房性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大部分是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房性期前收缩如果发生在舒张晚期,由于对窦房结激动发生生理性干扰,其恢复周期可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歇。如果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在舒张早期,是代偿间歇异常延长,则应怀疑有窦房结不应期的延长或存在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7)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发生长间歇:部分患者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长间歇,尤其是长间歇的时间>2s者。即使心电图上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各种表现,也应怀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可能。

  (8)导致病窦综合症心电图的表现混合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由于窦房结的病变程度不同以及其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病变等,导致了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各不相同,既可表现为某一种单独的异常,也可有多种异常心电图表现的共存,从而使心电图的表现更为复杂,所以,应仔细加以鉴别。必要时应作电生理学检查。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电图主要表现的发生率:①过缓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5%。可表现有显著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它是过缓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次有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以及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和心脏复律后窦性节律恢复不良等。②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慢-快)综合症:发生率为33%。③窦房结-房室结病变综合症(亦称双结病变):发生率为25%。④全传导系统缺陷:发生率为5%,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除窦房结本身激动和(或)传导障碍外,约半数病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其他出现如房内、室内传导系统的传导障碍。

  二、窦房结功能测定:可对疑患者可选择应用下述方法。

  (一)阿托品试验:静注阿托品1.5-2mg,注射后1、2、3、5、10、15、20分钟分别描记心电图或示波连续观察,如窦性心律不能增快到90次/分和(或)出现窦房阻滞、交界区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为阳性。如窦性心律增快>90次/分为阴性,多为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有青光眼或明显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

  (二)经食道或直接心房调搏检测窦房结功能:本法是病窦综合症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特别是结合药物阻滞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可提高敏感性。经食道插入双极起搏导管,电极置入左房后面,然后接人工心脏起搏器,行快速起搏,频率由每分钟90次、100次、120次,逐渐增至每分钟150次,每次调搏持续1分钟,然后终止起搏,并描记心电图,看窦房结经历多长时间能温醒并复跳,自停止刺激起搏至恢复窦性P波的时间为窦房结恢复时间。病窦综合症者固有心率在80次/分以下(予阿托品2mg加心得安5mg静注后测 定),窦房结恢复时间>1500m.s,窦房传导时间>180m.s。

  (三)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了解到最快和最慢心率、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

  (四)运动试验: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时,若运动后心率不能明显增加,提示窦房结功能不良。但必须严密监护观察,以防发生意外。

  此外,对于少数仍不能确诊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可采用若电生理检查,应测定:

  (1)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SNRT):≥1500ms。

  (2)窦房传导时间(SACT):>120ms为异常,>160ms有诊断意义。

  (3)窦房结固有心率(IHR)。

  (4)窦房结电图(SNE)和窦房结不应期(SNERP)。

  明确诊断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SNRT异常率为35%~100%,而SACT异常率为15%~75%。若将两者结合评价窦房结功能,其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90%。若再增加SNERP和SNE评价窦房结功能,其诊断敏感性可进一步提高。使用电生理检查评价窦房结功能可以做到:①确定有无窦房结功能的改变; ②确定窦房结功能异常的性质是可逆性的还是不可逆性的,了解症状产生与心律失常出现之间的关系;③明确窦房结病变的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心电图特征]

  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本身的心电图及继发于窦房结功能失常的逸搏和(或)逸搏心律,还可并发短阵快速心律失常和(或)传导系统其它部位受累的心电图表现。①窦房传导阻滞和(或)窦性静止和(或)显著窦性心动过缓;②逸搏、短阵或持续逸搏心律,逸搏夺获二联律,游走心律。窦性停搏表现为P波消失,导致长的窦性P-P间期,此长的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心律P-P间期的倍数。此外,如连续描记心电图或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则出现的多次窦性停搏造成的长P-P间期之间互不相等,也无最大公约数;③伴随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频发房性过早搏动。阵发或反复发作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与缓慢的窦性心律形成所谓慢-快综合症(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快速心律失常自动停止后,窦性心律常于长达2秒以上的间歇后出现;④房室交接处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表现为延迟出现的房室交接处逸搏、过缓的房室交接处逸搏心律(逸搏周期>1.5s)或房室传导阻滞,偶见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依动态心电图(DCG)表现分成4型:Ⅰ型,严重而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21.1%);Ⅱ型,窦缓伴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30.5%);Ⅲ型,慢快综合症(12.6%);Ⅳ型,双结病变(35.8%)。其中双结病变型晕厥或黑矇发生率(70.6%)明显高于其他各型。临床表现晕厥或黑矇者DCG平均间歇时间为4.9±0.7秒,显著长于无症状者。对未用起搏治疗者平均随访9年半,显示有相当长自然病史,随访期间无死于本综合症者。但Sutton等观察,一年存活率85%~92%,7年52%。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呈间歇发作性。多以心率缓慢所致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矇、近乎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症发作。部分患者合并短阵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又称慢-快综合症。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可突然加速达100次/min以上,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心动过速突然中止后可有心脏暂停伴或不伴晕厥发作。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除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1.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与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鉴别 后三种异常经停用药物后,窦性心律失常可以很快消失;而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治疗困难。

  2.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应与变异性快-慢综合症相鉴别 Washington首先提出,一种由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导致的心动过缓与短阵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组合,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快-慢综合症。

  3.神经官能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窦性心律失常可以很快消失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预防: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常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或纤维化所致,应积极查找病因,对症处理,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对心率过于缓慢者可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生活及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 消除基本病因,如积极治疗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恢复电解质平衡;消除导致本病的诱因,病后应坚持遵医嘱服药,巩固疗效,避免不良刺激。

  2.慎用或停用各种抑制窦房结功能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药,维拉帕米、洋地黄类制剂等以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3.起居有常,饮食适宜,适当锻炼,防止外邪侵入。

  4.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地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以使筋脉气血流通。

  5.对急性窦房结功能不全应积极病因治疗、暂时性地增加窦性心率,以免演变成慢性病窦综合症;对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窦综合症应积极地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以改善窦房结功能,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药物治疗不佳或临床症状明显者,应及早安装起搏器,以预防猝死的发生。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人参粥:红参末3g,粳米100g,煮粥食服,适用于心阳亏虚患者;

  (2)桂末生姜羊肉粥:新鲜羊肉50g,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药治疗:中药生脉散有改善窦房结的供血,增强窦房结的自律性及改善加速传导的作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如下:心悸、气短、盗汗、失眠、健忘、口渴、口干、四肢微冷、舌尖红、苔薄白、脉细结代,证属气阴两虚。治宜养阴益气。方用麦冬9~30克,五味子9克。一般先予生脉散注射液40~12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或用5~10毫升,每4~6小时静脉注射1次。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如兼有血瘀,加血府逐瘀汤,或川芎、红花、赤芍、降香、丹参。兼有痰湿者,加二陈汤,或瓜蒌、半夏、南星、竹茹等。兼心肾阳虚者,加右归饮、参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或人参、附子、麻黄、桂枝、淫羊藿、生熟地。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药物治疗:

  对不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试用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烟酰胺600-1000mg溶于10%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滴每日1次,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等。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1.眩晕 当窦性心动过缓比较严重时,患者可出现眩晕,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无力、失眠等症状。

  2.晕厥 据统计,晕厥的发生率为41%~69%。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房停搏是最常见的原因。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则是少见的原因。

  3.阿-斯综合症 病窦综合症中发生典型阿-斯综合症的患病率为6.7%~13.3%。它是由于急性心源性脑缺血而产生晕厥或抽搐发作的临床综合症,病情凶险,常常是猝死的先兆。

  4.猝死 发生阿-斯综合症时,如未得到及时的抢救或治疗会产生猝死。

  此外,心排出量过低严重影响肾脏等脏器灌注还可致尿少、消化不良。慢快综合症还可能导致血管栓塞症状。偶可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或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玻璃纤维引起的皮肤病 下一篇病毒性出血热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