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血液科    传染科    急诊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毛圆线虫病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毛圆线虫病,属传染科、血液科、急诊科类疾病;常发于腹部、全身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毛圆线虫病(trichostrongyliasis)是由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寄生于人体十二指肠及空肠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轻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或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有类似钩虫病症状,出现贫血、营养不良、腹部不适、腹泻、头痛、乏力、易疲劳等。毛圆线虫病常与钩虫病混合存在。以经口感染为主。

毛圆线虫病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圆线虫有30多种。其中感染人体的有东方毛圆线虫(T.orientalis)、艾氏毛圆线虫(T.axei)、短毛圆线虫(T.brevis)、蛇形毛圆线虫(T.colubriformis)、突尾毛圆线虫(T.problurus)、斯氏毛圆线虫(T.skrjabini)和透明毛圆线虫(T.vitrinus)等十余种。我国人体感染的主要是东方毛圆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及突尾毛圆线虫。毛圆线虫属虫体纤细如汗毛,淡白色透明,角皮有不明显的横纹,尖端圆钝。虫卵为椭圆形,(80~100)μm×(40~47)μm。卵壳薄,透明无色,与钩虫卵相似。雌虫长5.5~6.5mm,宽约70mm,尾端稍尖,阴门位于虫体后1/6处,子宫内含卵5~15个。成虫主要寄生于胃下部及十二指肠,其次是空肠。雌虫产卵,雌虫一般于20~30天内发育成熟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适宜的土壤中发育成幼虫,经二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可随食物达胃肠,再经两次蜕皮侵入小肠黏膜于肠壁发育为成虫。毛圆线虫除寄生于人体外,也可寄生于绵羊、马、牛、驴、骆驼及兔等反刍动物。该虫可直接经口或皮肤感染人群。

  (二)发病机制

  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毛圆线虫病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轻度感染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严重感染者可有:

  (1)贫血:大量成虫吸血可出现贫血,如与钩虫病合并者贫血常较重。

  (2)胃肠道紊乱:十二指肠及空肠是毛圆线虫病寄生的场所,所以胃肠道紊乱常有不同程度的食欲缺乏、腹胀、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3)营养不良:毛圆线虫病寄生于人体,并以人体体内的营养物质为生,导致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出现营养不良。

  (4)精神症状:乏力、头昏、失眠、易疲劳。可能由贫血引起。

  (5)血象:嗜酸粒细胞略增多,常在10%~30%以下。

  文献报道,本病可有骨质疏松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减少。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外、粪便涂片检测或十二指肠引流液培养检测虫卵可确诊。

毛圆线虫病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1.常规检查:

  (1)大便直接涂片镜检可检出虫卵。

  (2)用沉淀法、漂浮法可提高检出虫卵阳性率。

  (3)十二指肠引流液也可查见虫卵。

  2.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常不超过10%~30%。血清碱性磷酸酶减少。

毛圆线虫病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毛圆线虫常与钩虫混合感染,因两者临床表现相似,故本病与钩虫病临床鉴别有时较难。两者主要根据虫卵的下列特点进行鉴别:东方毛圆线虫的虫卵较钩虫卵大。毛圆线虫的虫卵为长椭圆形,两端大小不同,长径超过横径2倍以上;钩虫卵为椭圆形,两端大小几乎相等,长径不及横径2倍。毛圆线虫卵壳较钩虫卵壳稍厚,两端有类新月状空隙,内含10~20个卵细胞;钩虫卵的卵膜与卵壳不密集,无新月形空隙,其内含卵细胞仅2~8个。根据以上两种虫种的形态学特征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涂片法、漂浮富集法检测鉴别。

毛圆线虫病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虫家畜,控制传染源;认真搞好粪便管理,人、畜粪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注意个人卫生,搞好环境卫生,食物在进食前应彻底煮熟;给农作物施肥时应戴防护手套、穿长筒靴。

毛圆线虫病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暂无相关资料。

毛圆线虫病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治疗

  1.一般治疗:对贫血者,应给予铁剂治疗。常用硫酸亚铁,口服。严重贫血者,可选用右旋糖酐铁肌。

  2.病原治疗: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或双萘羟酸噻嘧啶等对毛圆线虫病都有较好的疗效。甲苯咪唑100~200mg,日服2次,连服3~4天。儿童、老年、体弱者剂量和疗程酌减。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10~20 mg/(kg·d),顿服或连服2天。对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者可采用联合疗法。

  (二)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即使是后期重症,只要积极治疗仍能完全痊愈。

毛圆线虫病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可并发骨质疏松症,贫血。骨质疏松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导致易于骨折。贫血最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另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毛囊角化病 下一篇毛孢子菌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