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传染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马尔堡病毒病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马尔堡病毒病,又叫马堡病毒病,马尔堡病;属传染科类疾病;常发于全身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马尔堡病毒病是在欧洲新认识的病毒性出血病,其贮存宿主不明。马尔堡病毒病1967年首先在欧洲发生,并分离到病毒。传染源为病人和带毒的猴,通过感染的血液、组织、尿及呼吸道分泌物、精液等传播。

马尔堡病毒病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马尔堡病毒能产生持续病毒血症,但致病变的确切机制不清。

  1、从分类上讲,马尔堡病毒归类于丝状病毒科。

  2、脑内可有弥漫性炎症和间质水肿,而肾小球可有纤维蛋白血栓。

  3、其病理学改变包括:软组织、内脏器官、皮肤、黏膜、肠出血和灶性坏死。

  4、损害最广泛的是:肝脏、淋巴系统、睾丸和卵巢。

  5、其显著特征是:肝细胞坏死。而且一般呈现散在性和局灶性。

马尔堡病毒病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1、此病的潜伏期为3~9天、

  2、发病初期

  (1)此病发病比较急,患者体温迅速升高且怕寒。还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严重头痛、背痛并感不适。

  (2)患者还可能会感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泻且其大便呈水样并可带有黏液和血。

  3、发病3~8天

  (1)3~4天体温达高峰,持续1~2周渐退。部分病人还有可能会发现第二次发热。

  (2)4~5天内病人进入危险期,极度嗜睡和精神改变,惊厥最后昏迷。

  (3)患者常在躯干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并迅速波及全身,最后融合成片。

马尔堡病毒病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数明显降低,血小板减少,血沉降低;尿素氮升高,蛋白和钾降低。

  2、肝功能检查

  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淀粉酶可升高。

  3、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法检测

  用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分离马尔堡病毒;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4、PCR技术

  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5、双抗夹心法

  用双抗夹心法检测病毒抗原

  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检查必须在P4级实验室进行,以防止感染扩散。

马尔堡病毒病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应与病毒性出血热相鉴别。

  病毒性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

马尔堡病毒病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此病危害较大,目前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当重视预防工作。一般可采取:

  1、远离传染源

  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隔离。

  2、阻断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切断有可能会传播的途径。

马尔堡病毒病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暂无相关资料。

马尔堡病毒病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此病目前暂无特效疗法。

  1、主要是对症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

  2、使用干扰素和恢复期血清来治疗也可能有效,不过这种疗效还未得到确定与肯定。

马尔堡病毒病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并发休克、心衰、肾衰和肝功能衰竭。例如:

  休克:患者神志淡漠或烦躁、头晕、眼花或从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晕厥,常表示循环血量不足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本身的病变,例如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时,心脏有一部分肌肉坏死,不能收缩,此时心脏就失去了"供血"的功能。长期的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可以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 下一篇马尔尼菲青霉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