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肿瘤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头部鳞状细胞癌,又叫头部扁平细胞癌,头部表皮样癌,头部棘细胞癌,头部鳞癌,头部鳞状上皮细胞癌;属肿瘤科类疾病;常发于上肢、头、头部、四肢、颈部、背部、其他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系起源于表皮或附件如皮脂腺导管、毛囊、汗腺管等的角朊细胞。多见于老年男性,好发于头皮、面部、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自从1775年Percival pott首次报道扫烟囱工人因接触煤烟发生阴囊鳞癌以来,鳞癌的发病机制为人们所注意,其中,环境因素中的阳光、湿度、烟雾和气候,种族因素的遗传、肤色等被视为与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阳光中的紫外线 1948年Blum证明致癌射线是太阳光谱中波长为290~320mm的部分。

  2.化学因素 某些化学物质如砷、沥青等可致皮肤鳞癌。与沥青接触的工人皮肤鳞癌的发病数比一般工人高出12倍左右。

  3.种族因素 有色人种的发病数比白种人高。国内孙绍谦等1956年报道191例皮肤癌,其中,鳞癌占78.5%,而德国Bosenberg 1953年报道133例皮肤癌中鳞癌仅占15%。

  4.癌前期皮肤病 癌前期皮炎、X线和镭射线性皮炎、光化性角化病、砷剂性角化病等均易致鳞癌。

  5.瘢痕 各种创伤性瘢痕,尤其烧伤性瘢痕更易发生鳞癌。

  (二)发病机制

  鳞癌一般分化较好,高分化的鳞癌约占75%,癌细胞呈乳头状,巢状、条索状或腺样结构,可浸润至真皮层或皮下组织,按癌细胞分化程度分4级:

  1.Ⅰ级 分化成熟的鳞癌,具有细胞间桥和癌珠。癌珠为鳞癌特征性结构,是由同心性排列的角癌细胞组成。

  2.Ⅱ级 以棘细胞为主要成分,并具有明显的异形性,包括癌细胞体增大,核大小不等,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多见,癌珠少,且其中央有角化不全。

  3.Ⅲ级 细胞分化差,皮表层大部分细胞排列紊乱,细胞体积增大,核大异形明显,核分裂多见,无癌珠,但有个别细胞呈角化不良,病变在表皮内呈辐射状扩展,浸润真皮较晚。

  4.Ⅳ级 为未分化型,无棘细胞,无细胞间桥和癌珠,癌细小呈梭形,核细长染色深,并有坏死和假腺样结构,少数呈鳞状细胞和角化细胞,可作为诊断依据。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原发性鳞癌少见,早期为一小的丘疹,结节状或呈疣状突起,淡红色,表面粗糙,生长迅速易破溃并向周围浸润,多见于头顶部。继发性鳞癌多见,常在原有头皮的慢性溃疡、瘢痕等损害基础上癌变所致。按临床形态,通常有两型:

  1.菜花型 初为浸润型小斑块、小结节或溃疡,之后呈乳头状至菜花样隆起,淡红色,基底较宽,质硬,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伴有鳞屑和结痂,中心区常有钉刺样角质,若将其剥离则底部易出血,此型面部和四肢多见。

  2.深在型 初为淡红色坚硬结节,表面光滑,逐渐增大,中央出现脐凹陷,周围有新结节形成,破溃后形成火山样溃疡,边缘隆起外翻,质硬,溃疡底面高低不平,创面有污垢坏死组织和脓样分泌物,散发恶臭。病变发展较快并向深层浸润可达颅骨,可有早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亦有经血道转移者,但罕见。

  根据国际TNM(tumor nodes metastasis)分类,鳞癌可分为:

  T:肉眼所见原发病灶

  T1s:上皮内癌

  T0:初发肿瘤

  T1:肿瘤最大直径为2cm以下

  T2:肿瘤最大直径为2cm以上,5cm以下(浸润至真皮浅层)

  T3:肿瘤最大直径为5cm以上(浸润至皮肤深层)

  T4:肿瘤侵犯至其他组织(软骨、肌肉、骨骼)

  N:肉眼所见淋巴结转移

  N0:未扪及淋巴结

  N1:扪及同侧所属淋巴结

  N2:扪及两侧淋巴结,同侧淋巴结固定

  N3:扪及两侧淋巴结,对侧淋巴结固定

  M: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以上分类中,T1~T4处于N0、M0者很少引起死亡,反之,处于N1M1者预后不良。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病人,病变部位常原有损伤性瘢痕或溃疡。病变质地较硬,呈结节或斑块,边缘隆起,增长较快。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无特殊表现。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鳞状细胞癌应同良性慢性溃疡和结核性溃疡相鉴别,早期与基底细胞癌相似,可以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注意避免过度照射紫外线及频繁接触砷、沥青等化学物质。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头部鳞状细胞癌食疗方:

  补硒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对于预防癌症有奇效。但是补硒过量的危害也不小,因此服用含有硒麦芽的体恒健硒维康口嚼片,能安全有效补硒,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过量,是防治癌症的首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治疗

  根据病变大小、病期以及病人年龄和全身性情况而定,选择适当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头皮鳞癌宜采用一次手术切除。切口应距肿瘤周围边1~2cm,深度则应按肿瘤侵犯程度来确定,原则是尽可能作广泛根治。未侵及颅骨者,作头皮全层切除,已侵犯颅骨者应切除颅骨并扩大到正常颅骨1cm,若已累及板障和内板,则切除范围还应更大些。缺损颅骨范围不大者,一般不作修补。头皮作松解转移皮瓣缝合,缺损较大者作植皮术。有患侧枕部、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亦应行清除术,术后应辅以放射治疗。

  2.放射治疗 凡不适宜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者,可选用X线或镭γ线治疗。根据病灶大小、深浅来决定剂量与疗程,小于2cm的浅表病灶采用50kV接触治疗2~3周;小于5cm、厚度不超过0.5cm者采用120~140kV中度X线治疗2~3周;大于5cm,厚度超过5cm以上者用160~180kV深度X线治疗3~5周,总剂量为45~60Gy。

  3.激光治疗 适用于小而浅表病灶。

  4.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外用三氯醋酸、足叶草脂或氟尿嘧啶(5-Fu软膏),疗效较差,易复发。以皮癌净为主结合中草药治疗。

  (2)全身用药:肌内或静脉注射博来霉素(争光霉素),1次/d,15mg/次,总剂量为600~900mg。

  (二)预后

  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后,预后良好。如发生淋巴结、血道转移,预后不良。

头部鳞状细胞癌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并发软骨、肌肉、骨骼等部位损害,并可转移至淋巴结。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头皮血肿 下一篇头风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