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内科    血液科    皮肤性病    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蜈蚣蜇伤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蜈蚣蜇伤,又叫百足虫咬伤,蜈蚣螫,蜈蚣螫伤,蜈蚣咬伤;属血液科、中医科、内科、皮肤性病、中西医结合科类疾病;常发于皮肤、全身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蜈蚣俗称“百足虫”,属多足纲,常在阴暗潮湿的墙角、砖缝、阴沟、腐木、树皮、杂草丛中栖生。两前足各具有一对附肢,这是一对毒肢,亦称毒爪,爪末端呈钩状,中央为管状与体内毒腺相通,当毒爪刺入皮肤时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皮肤被咬伤后于伤处发生两个瘀点,继之周围皮肤出现肿胀,有灼热、剧痛和刺痒感,所属淋巴结和淋巴管发炎,轻者数天皮疹即可消退,重者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或坏死外,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谵语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尤其儿童可危及生命。

蜈蚣蜇伤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蜈蚣体扁长,长约6~7cm,躯干有21节,两侧有很多足,对称分布,两前足各具有一对附肢,这是一对毒肢,亦称毒爪,爪末端呈钩状,中央为管状与体内毒腺相通,当毒爪刺入皮肤时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

  (二)发病机制

  蜈蚣毒肢,亦称毒爪,刺入皮肤时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

蜈蚣蜇伤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皮肤被咬伤后于伤处发生两个瘀点,继之周围皮肤出现肿胀,有灼热、剧痛和刺痒感,所属淋巴结和淋巴管发炎,轻者数天皮疹即可消退,若被大蜈蚣咬伤,由于注入体内的毒汁较多,除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或坏死外,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谵语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尤其儿童可危及生命。

  根据病史和临床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蜈蚣蜇伤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需和毒蛇咬伤相鉴别。两者仅从临床症状上有时不易区分,发现毒虫才易鉴别。

蜈蚣蜇伤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潮湿的地方如厨房、墙角、床下可洒些生石灰,以阻止蜈蚣爬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工作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衫,戴上手套、帽子、披肩。

蜈蚣蜇伤的中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选用中草药如鲜马齿苋或鱼腥草、蒲公英、鲜桑叶捣烂敷于患处。亦可用鲜毛猫草折断取汁涂于患处,也有人用鲜的椿树嫩叶捣烂加鸡蛋调匀涂于患处,均能达到止痛作用。

蜈蚣蜇伤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治疗

  1.发现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用吸奶器或拔火罐方法尽量吸除毒汁。局部涂搽5%~10%稀氨溶液(氨水)或5%~10%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也可用碱粉或酒精调成稀糊状外涂,以中和蜈蚣释放出的酸性毒汁,可达到止痛及减轻中毒症状,但伤口不宜用湿敷的办法,否则易出现水疱、糜烂或组织坏死。

  2.当红肿显著、疼痛剧烈时,可在出血点或被咬的近心端皮下注射1%盐酸依米丁(吐根碱)水溶液3ml,能迅速止痛,或注射0.5%~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不仅可止痛,并能防止毒液扩散。

  3.口服南通季得胜蛇药片或上海蛇药,亦可将该药用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

  4.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及时抢救,尽早给予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

  (二)预后

  除皮损外,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谵语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尤其儿童可危及生命。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蛙粪霉病 下一篇韦尼克脑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