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内科    儿科    中西医结合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小儿直肠脱垂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小儿直肠脱垂,属儿科、内科、中西医结合科类疾病;常发于腹部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也就是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一种病变。脱出物粉红色或鲜红色、呈环状、有皱襞、质柔软,一般不出血,轻者便后可以缩回,严重时需用手推压才能还纳。

小儿直肠脱垂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1、病理性因素:

  这是在临床上为最多见的发病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肛是一种并发症或继发性疾病。

  (1)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吸收障碍:

  营养不良,患有内痔、直肠息肉、肿瘤长期隆出肠壁、年老体质虚弱、腰骶神经损伤,易使骨盆肌肉群与肛门括约肌衰退、松弛无力,失去对肛管、直肠的承托作用,直肠粘膜下层组织疏松,粘膜层与肌层失去粘连固定作用,造成直肠粘膜向下滑脱移位。

  2、发育不全因素:

  骶骨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儿或发育有缺陷的成年人,骶骨向前弯曲角度小,发育平直,直肠呈垂状走行,膀胱或子宫陷窝的位置较高,直肠后面失去了骶骨曲面的承托作用,增加腹内压时容易向下移位。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

  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

  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3)黏膜松弛:

  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易自肌层滑脱。

  (4)腹压增加:

  长期腹泻、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都可使腹内压经常增高,促使直肠向下脱出。

  二、发病机制:

  1、分类:

  脱肛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

  (1)不完全性脱垂:

  仅有黏膜脱出。

  (2)完全性脱垂:

  直肠各层同时翻出,脱出肛门外的直肠部分较不完全脱垂者长。长期脱肛的患儿,肛门括约肌松弛,脱肛后易复位。偶然因腹内压突然增高使直肠脱垂者,如未能及时复位,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引起脱垂肠段绞窄性坏死。

小儿直肠脱垂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临床表现:

  1、初期:

  小儿排便时有黏膜自肛门脱出,便后自动缩回。

  2、反复发作后:

  每次便后均须用手托回,并常有小量黏液。如哭闹、咳嗽、用力时,肠即脱出。

  如直肠全层脱出后很久未能复位,即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出血,导致复位困难。有时也可嵌顿,肠管呈紫黑色,局部肠管血运障碍,即使再复位也容易发生直肠狭窄。

  二、相关检查:

  可行直肠指诊,常可发现肛门括约肌松弛。

  1、直肠不完全脱垂,脱出之黏膜表面呈纵行沟纹。

  2、直肠完全脱垂,黏膜表面呈环状皱襞。

  三、诊断:

  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小儿直肠脱垂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一般检查:

  一般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二、肛门镜检查:

  是确认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肛门镜检查前应先进行视诊和指诊,如发现有肛裂、直肠狭窄和脓肿者,应避免进行肛门镜检查。如必须进行肛门镜检查者,应在麻醉下进行。

小儿直肠脱垂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一、直肠息肉:

  1、简介:

  直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息肉是人体组织上多余的肿块,约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45~70%。直肠息肉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粘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

  也可由肛门脱出,为较小圆形光滑之肿物。

  2、鉴别要点:

  Ⅲ度脱垂如用手指检查可触及直肠肛管与脱垂肠管间的黏膜反折,依据病史及体征不难鉴别。

小儿直肠脱垂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预防:

  直肠脱垂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预防该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要及时治疗腹泻以及感染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对儿童腹泻及痢疾要尤其重视。

  4、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5、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忌久蹲茅厕,用力排便。

  6、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百日咳,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

  7、要适当注意休息。经常作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二、治疗前:

  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小儿直肠脱垂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暂无相关资料。

小儿直肠脱垂的中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中药:

  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

  二、针灸:

  1、穴位:

  取百会(囟门未闭者禁针,可用温和灸)、长强、承山、肛门3及9点等穴。

  2、特殊情况:

  便秘者针支沟、阳陵泉;

  腹泻者针足三里。

小儿直肠脱垂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保守治疗:

  1、适应症:

  如脱肛继发于腹泻、便秘、膀胱结石等,这些疾病治愈后,脱肛常可自愈。

  2、具体措施:

  (1)在治疗期间须全面改善小儿的生活习惯,提高营养。

  (2)培养定时的大便习惯(排便时间不能太长)。脱肛患儿关键在避免蹲位排便,排便时尽量不使髋关节屈曲。小婴儿可取直着大腿姿式把屎把尿,大孩子可以坐高盆(或将盆置板凳上)排便,或采取侧卧或仰卧排便。

  二、手法复位:

  排便后直肠脱出时,应即时用手法复位。复位后肠又立刻脱出或平时一直脱出在外者,则于复位后用纱布叠成厚垫压住肛门,然后用胶膏将两臀部拉紧粘牢。

  并嘱小儿卧床休息1~2周,坚持卧床排便,肛门直肠不再脱出后,再坚持半蹲排便,1~2月后多可痊愈。

  三、注射疗法:

  1、具体操作:

  将药液注射到直肠黏膜下层,使黏膜与肌层粘连,或将药液注射到直肠周围,使直肠周围组织,经药液刺激与直肠产生粘连而使直肠固定,不再脱垂而痊愈。

  2、注意事项:

  如用药过量或用刺激性过大的药物,易引起黏膜坏死,也可因注射不当引起感染、脓肿、直肠壁坏死等并发症,故在应用注射疗法时应慎重。

  3、剂量:

  直肠周围注射多采用的药液有0.5%~1.0%普鲁卡因95%乙醇溶液,5%鱼肝油酸钠等。

  直肠黏膜下注射的药液有5%碳酸甘油或30%盐水溶液,注射部位为直肠两侧和骶前部位,每次选择2个部位,治疗期间仍应坚持卧位或高坐位排便。

  四、手术治疗:

  1、适应症:

  不能复位的嵌顿性脱肛,或脱出肠段发黑坏死者。

  2、具体方法:

  可局部热敷,用抗生素湿敷,插入肛管排气洗肠,待其自行恢复或脱落。

  否则须切除脱出部,边切边缝,或用电刀切除,出血量均较多,并且术后感染与狭窄的机会很大。

  肛门括约肌松弛或收缩无力者,脱垂部分切除后仍可复发,如脊膜膨出术后形成的脱肛,须作肛门括约肌成形术。

  或用银丝箍绕在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内,称肛门周围箍绕术。

  对一些严重的直肠脱垂患儿,根据其具体情况可考虑行直肠悬吊术,或经骶肛提肌紧缩等手术。

小儿直肠脱垂的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恶变。

小儿直肠脱垂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一、绞窄性直肠脱垂和嵌顿。

  二、直肠狭窄:

  指肛门、肛管和直肠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炎症、损伤等,造成肠径缩小,腔道变窄,粪便通过受阻,排出困难。患者多半有肛门疼痛、便形细窄、肛门分泌物流出等疾病。

  1、按狭窄形态分类:

  (1)环状狭窄:狭窄构成一圈,纵径长度小于2cm。

  (2)管状狭窄:狭窄构成一圈,纵径长度大于2cm。

  (3)部分狭窄:狭窄位置表浅,或仅累及肛管直肠的一部分,呈瓣状或半环状。

  (4)全周狭窄:狭窄范围占据整个肛管或直肠。

  2、按狭窄程度分类:

  (1)轻度狭窄:排便不畅,大便变形,无明显肠梗阻症状,指诊可通过狭窄部。

  (2)中度狭窄:排便困难,大便形细,有不完全肠梗阻症状,指诊难以通过狭窄部。

  (3)重度狭窄:排便极其困难或假性失禁,便少而稀或粪水样便,肠梗阻症状明显,指诊无法通过狭窄部。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小儿盘肠气痛 下一篇小儿真菌性肺炎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