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传染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战壕热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战壕热,又叫五日热,胫骨热,马斯热,华伦热;属传染科类疾病;常发于全身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战壕热(trench fever)又称五日热(five day fever)或胫骨热(shin-bone fever),是由五日热类立克次体(Rochalimaea quintana)通过人虱媒介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间歇热型及头部、关节、骨骼和肌肉等的剧痛为特征。确诊须作补体结合反应和分离病原体。

战壕热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1、根本原因

  本病的病原体是五日热类立克次体,这也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2、病原体的生存能力

  (1)容易培养和生。

  (2)在没有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和人虱肠道细胞外能生长增殖。

  (3)此种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非常强,即使在60℃湿热条件下30min仍然不能将来消灭。

  (4)在干燥环境下在虱粪中生存几个月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3、致病性

  (1)有皮疹病变,呈现非特异性末梢血管炎症。

  (2)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而血管内膜结构正常,也无血管栓塞现象。

  4、传染性

  此种病原体即使在干燥环境下在虱粪中几个月之内仍有传染性。

战壕热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般来说,本病的潜伏期是9~30天。

  此病的主要特点:

  1、起病急骤发热至38.5~40℃,头痛剧烈,眩晕,骨骼及全身性肌痛,尤以胫骨痛为特殊。

  2、腹痛似阑尾炎,颈痛如脑膜炎,疼痛可持续2~3天。

  3、肝、脾均有轻度肿大。

   4、本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下列几点:

  (1)发病2~3天

  大多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稀疏的淡红色斑丘疹,通常在胸、背和腹部,几日后可消退。

  (2)体温多于第5~7病日恢复正常,也可持续数周。

  (3)约半数患者开始仅发热1~5天,经4~5天无热期后,再次发热,如此间歇反复多次发作可达3~8次。

战壕热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波动大,可在(4~27)×109/L(4000~27000/mm3)之间偶见蛋白尿。

  2、病毒分离

  可用用患者血液感染虱子或在10%新鲜脱纤维的马血清琼脂中培养,找到或分离出类立克次体可确诊;战壕热的病原体可在以血琼脂为基础的培养基上生长分离

  3、外斐试验

  取双份或三份血清标本(初入院、第2周和恢复期)滴定效价在1∶160以上者为阳性,有4倍以上增长者则更具诊断意义。次常用者为补结试验和微量凝集试验,其它如IFA、ELISA、固相放射免疫测定(SPRIA)、乳胶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电镜等也有助于诊断,但临床上应用较少或仅供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之用。

  4、血清学检查

  利用被动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方法检测特异抗体亦大有助于诊断

战壕热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与流行性斑疹伤寒、伤寒、回归热、、恙虫病、风疹、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流行性虱传斑疹伤寒等鉴别。

  例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常急性发病,少数患者有头痛、头晕、畏寒、乏力等前驱症状;而恙虫病首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变为水疱,以后中心部坏死,形成黑色痂皮,即焦痂。

  2、腹痛须与颈痛、阑尾炎与脑膜炎相鉴别。

  例如,阑尾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

战壕热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预防:

  1、改善公共卫生设施讲究集体和个人卫生

  2、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更衣、勤洗澡、勤换洗被褥和勤洗发等,以防生虱,预防阴虱更应讲究道德、洁身自好。

  3、灭虱是切实可行的重要预防措施。

战壕热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暂无相关资料。

战壕热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到目前为止,对本病有比较好疗效的四环素和氯霉素。

  四环素: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g,每6小时1次。8岁以上小儿常用量:每次25~50mg/kg,每6小时1次。疗程一般为7~14日

  氯霉素:口服1.5g/次,每日4次,氯霉素肌注、静注或静滴0.5或1g,每12小时1次。


  2、必要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战壕热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战壕热主要并发症是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感染主要的以下四种类型:

  (一)胃肠炎型

  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一般38~39℃,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每日3~5次至数十次不等。

  (二)类伤寒型

  潜伏期平均3~10天,临床症状与伤寒相似。

  (三)败血症型

  起病多急骤,有畏寒、发热、出汗及轻重不等的胃肠道症状。

  (四)局部化脓感染型

  多见于发热阶段或热退后出现一处或几处局部化脓病灶。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怔忡 下一篇指甲-髌骨综合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