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消化内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胆汁淤积性黄疽,属消化内科类疾病;常发于腹部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胆汁分泌是肝脏的重要功能,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形成胆汁郁滞,病变在肝内者称为肝内胆汁郁滞,在肝外者称为肝外性胆郁。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形成胆汁郁滞。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病史及症状

  本病以梗阻性黄疸而无肉眼可见的肝内外胆道阻塞为其特征。可由多种病因如药物,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妊娠、家族性等引起、临床上可表现有典疸、皮肤骚样及食欲不振、乏力等现象。问诊时应注意讯问病人发病的诱因,注意与肝 胆道梗阻所致梗阻性黄疸鉴别。

  二、体验发现

  黄疸、皮肤骚痒抓痕,肝脏肿大。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辅助检查

  血清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占50%以上;尿胆红素阳性;血胆固醇、碱性磷酶酶(AKP)、γ-谷酰转肽酶(GGT)增高、GGT/AKP=12.2。

  二、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波、ERCP可作肝内外梗阻的鉴别诊断。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注意与肝、胆道梗阻所致梗阻性黄疸鉴别。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预防: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疽是由感染、药物中毒、免疫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因此应从这些原因着手预防此病。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胆汁淤积性黄疽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金钱草败酱茵陈茶

  原料: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前3味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

  食用方法:温服代茶饮。

  2.黄瓜藤鸡蛋饮

  原料: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

  烹制方法:将黄瓜藤洗净后,加水200毫升煎煮成100毫升,冲服鸡蛋。

  食用方法:每日1次。

  3.蒲公英粥

  原料:连根鲜蒲公英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鲜蒲公英洗净、切细,浓煎去渣,加粳米、冰糖煮成稀粥。亦有用蒲公英加金银花30克或加玉米须50克与粳米煮成粥者,作用相似。

  食用方法:每日温服2次。连服3~5天。

  4.利胆茶

  原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前3味加水1 000毫升,煎汤去渣,加白糖调味。

  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200毫升,连服15天。

  5.西瓜酪

  原料:红瓤西瓜14克,冻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

  烹制方法:将西瓜瓤去掉籽、切碎,挤出西瓜汁。冻粉切成寸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入冻粉煮化,搅均匀,凉透,凝结成冻,即为西瓜酪。清水加入剩余白糖烧开,凉透,加上香蕉油,将西瓜酪割成小块,在盘子四周浇上糖水即成。

  食用方法:随量食用。

  6.猪胆绿豆丸

  原料:猪苦胆10个(连同胆汁),绿豆250克,甘草50克。

  烹制方法:将绿豆分别装于苦胆中,用线缝紧,洗净苦胆外污物,放入锅内蒸约2小时,取出捣烂,再用甘草煎汁混合为丸,烤干备用。

  食用方法:每日早、中、晚各服1丸,10天为1个疗程。

  7.乌梅虎杖蜜

  原料:乌梅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 000克。

  烹制方法: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1小时,再用瓦罐,加水适量,文火慢煎l小时,滤出头汁500毫升,加水再煎,滤出二汁300毫升。将药汁与蜂蜜人锅中,文火煎5分钟,冷却装瓶。

  食用方法:每服1汤匙,饭后开水冲服,每日服1次,30天为1个疗程。

  二、胆汁淤积性黄疽吃哪些对身体好?

  1、保护消化系统功能可用甜菜、杨梅、山药、薏苡仁、萝卜等。

  2、多食有益于利胆和抗癌的食品,如荞麦、薏苡仁、猴头菇、豆腐渣、金针菜、海参、无花果、芝麻、沙棘等。

  3、粗粮有益多选用。多食含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荞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4、蔬菜水果保健康。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

  三、胆汁淤积性黄疽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

  2、忌用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萝卜、洋葱等,禁烟、酒。

  3、忌霉变、油煎、烟熏、腌制食物。?

  4、忌坚硬、粘滞不易消化食物。

  5、忌动物脂肪及油腻食物。如肥猪肉、油条等。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中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中医治疗: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

  【症状】黄疽初起,目白睛微黄或不明显,小便黄,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乏力,舌苔黄腻,脉浮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本方意在解除表邪,芳香化湿,清热解毒。二方中麻黄、薄荷辛散外邪,使邪从外解;连翘、黄芩清热解毒;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湿;赤小豆、梓白皮、滑石、木通渗利小便;杏仁宣肺化湿;茵陈清热化湿,利胆退黄;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川贝、射干可去而不用。

  表证轻者,麻黄、薄荷用量宜轻,取其微汗之意;目白睛黄甚者,茵陈用量宜大;热重者酌加金银花、栀子、板蓝根清热解毒。并可加郁金、丹参以疏肝调血。

  肝内胆汁郁滞有1/3病因不明,但半数以上可以查出病因,因此积极消除病因对胆汁郁滞消退有积极作用。对于病因不明者对症治疗。苯巴比妥30-180mg/d。消胆胺6-10mg/d。

  如有明显中毒症状,特别是伴有过敏反应者,强的松40μg/d,连服一周多数病例胆红素可降低50%。待胆红素正常后渐减量至10mg,可维持1-2月,防止反跳。但若用一周后,胆红素无明显下降即应停用,以防副作用发生,中药茵陈汤对胆郁消退有一定作用。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药物治疗:肝内胆汁郁滞有1/3病因不明,但半数以上可以查出病因,因此积极消除病因对胆汁郁滞消退有积极作用。对于病因不明者对症治疗。苯巴比妥30-180mg/d。消胆胺6-10mg/d。如有明显中毒症状,特别是伴有过敏反应者,强的松40μg/d,连服一周多数病例胆红素可降低50%。待胆红素正常后渐减量至10mg,可维持1-2月,防止反跳。但若用一周后,胆红素无明显下降即应停用,以防付作用发生,中药茵陈汤对胆郁消退有一定作用。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妊娠胆汁淤积症介绍

  妊娠胆汁淤积症是只有孕妇才会发生的特殊病症,每100例孕妇中有2.3~3.4人发生。皮肤瘙痒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大多发生在孕28~30周,但最早在孕12周即可发生。随着孕期的进展,皮肤愈来愈痒,以躯干及下肢为主,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夜间尤甚,影响睡眠,瘙痒难忍时抓痕累累。分娩后1~2天瘙痒迅速消失,少数持续1周。瘙痒数周后约有50%孕妇出现黄疸,但仅眼睛巩膜轻度黄染,部分孕妇还有食欲减退、腹泻、乏力、腹胀等不适,但不严重。实验室检查,血清结合胆酸水平升高,1/5~2/3病人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80%多的孕妇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

  再次妊娠,本病可以再次发生。病人常有家族史,其母与姐妹往往有同样病史,故认为本病同常染色体遗传病有关。

  妊娠胆汁淤积症比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更常见。因两者症状有相似之处,故易误为肝炎,应注意鉴别。本病的特点:一是发病后孕妇一般情况良好,消化系统症状不明显;二是瘙痒突出,并有黄疸;三是肝功能只有轻度损害;四是产后病情不加重,且症状及黄疸迅速消失。

  本病对胎儿危害较大,容易引起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孕妇一旦出现皮肤瘙痒,就应该及时检查。在瘙痒出现前或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前血清结合胆酸先升高,是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消胆胺对止痒有一定效果;熊脱氧胆酸、地塞米松亦有一定疗效;苯巴比妥不但可以减轻瘙痒,还有助于夜间安然入睡。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应补充维生素K。出现黄疸或监护提示胎儿缺氧可能时,应及早住院,必要时及时结束分娩,产后还须警惕大出血。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常见于肝内结石,癌栓,寄生虫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总管结石、肿瘤、蛔虫及炎症水肿。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胆汁性腹膜炎 下一篇胆汁返流性胃炎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