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所属分类 >> 心血管内科   

标签: 暂无标签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简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又叫非ST段抬高的MI,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属心血管内科类疾病;常发于胸部等部位;该病无传染性且不在医保范围。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MI和ST段抬高的Q波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症。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发病原因

  大多数的心肌梗死是实际上由于原有轻度或中度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血流闭塞所造成。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MI和ST段抬高的Q波M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斑块破裂。斑块破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发展到血栓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合,在心电图上的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最终发展到冠状动脉相关的心室壁完全或几乎完全坏死(所谓透壁心梗,在心电图上常有Q 波产生)。使管腔不完全闭塞的血栓产生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MI。这两者在心电图上的典型表现为ST段压低和T 波倒置。如果在20min时间里,由于血小板激活而释放的血栓素A2和血清素所引起的一过性血管痉挛减轻,或者异常冠状动脉内的血栓自发性溶解,前向血流就能恢复,因此没有坏死的组织学表现,也没有心肌坏死的生物化学标志物以及相应的心电图持续改变,而发展成不稳定心绞痛。比产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更长更严重的斑块破裂发作的典型结果是坏死的生物化学标记物(肌钙蛋白T或I)释放,但是坏死扩展的表现类型比ST段抬高的心梗较轻。当察觉到心肌坏死的临床证据时,即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心电图上常无病理性Q波)。

  (二)发病机制

  非ST段抬高的MI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患病动脉的不完全阻塞更严重、时间更长久,造成心肌血流暂时减少而致MI。非ST段抬高的MI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前者缺血区的血流常在发病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重建了,这是由于:完全阻塞的血栓早期溶解;原有的斑块破裂较快痊愈;血管痉挛缓解;在完全阻塞时有广泛的侧支循环;血栓总负荷较低,因而前向血流从未消失。这些机制均使心肌坏死较早停止而限制了梗死的发展。可以认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是介于ST段抬高的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的中间状态。非ST段抬高的心梗的心肌坏死在性质上常常表现为较少的心肌坏死部位融合,更多地集中在心肌壁的内1/3,因为血流恢复和(或)已形成的侧支循环可以防止坏死区跨越整个心室壁厚度。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与ST段抬高的MI相比,非ST段抬高心梗有以下临床特点:

  1.非ST段抬高的MI有MI史和既往心绞痛症状者较ST段抬高的MI多见。

  2.AMI的并发症多见于ST段抬高的MI,较少见于非ST段抬高的MI。

  3.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范围小于ST段抬高的MI。

  4.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延展明显多于ST段抬高的MI。

  5.梗死性心包炎多见于ST段抬高的MI,少见于非ST段抬高的MI。

  6.非ST段抬高的MI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ST段抬高的MI,有报道,前者为35%~50%,后者为18%~30%。

  7.非ST段抬高的MI出院前运动试验阳性较ST段抬高的MI高2倍。

  这些特点均提示:非ST段抬高的MI常有残余的濒危心肌存在。

  非ST段抬高的MI的诊断标准如下:①ST-T的动态衍变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h(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ST-T改变常在数小时恢复)。②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符合心梗的胸痛特点。③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如有①或②和③两条即可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心梗。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1.血清心肌酶学增高 可出现增高的CK、 CK-MB、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异常改变。

  2.血沉增快。

  3.患者可能有血脂、血糖的浓度增高。

  1.心电图检查 非ST段抬高的MI是指心电图上无病理性Q波,仅有ST-T波演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急性期心电图特征可分为3型:

  (1)ST段压低型:发作时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T波可直立、双向或轻度倒置。

  (2)T波倒置型:发作时T波双肢对称、深倒置,而无明显ST段移位,以后有典型的梗死T波演变。

  (3)ST段抬高型:发作时ST段抬高(肢体导联抬高≥2mm,V1~V4抬高≥3mm),以后ST段恢复,伴T波演变。在ST段压低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较高。多导联ST段严重压低者预后欠佳。

  2.放射核素检查 对梗死节段及室壁运动异常的检出率低于QMI,此与非ST段抬高的MI早期再灌注、坏死心肌少、对室壁运动影响较轻有关。近年发现SPECT诊断NQMI的敏感性较高(95%)。正电子发射扫描亦是鉴定NQMI的一种有希望检查方法。

  3.超声心动图检查 在非ST段抬高的MI常可见节段性运动异常,其敏感性较高,而NQMI病人没有或较少有此现象。用二维超声监测NQMI,一旦发现有节段性运动异常,则提示已发展为QMI。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鉴别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心电图上尚未出现病理性Q波时,极易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混淆,都会在心电图上出现ST段的压低或抬高,并均有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等改变,在临床上发病初期往往难以鉴别。但如果进行动态观察,并全面综合分析,可发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改变为一过性,而非ST段抬高的心梗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则有持续演变,结合临床症状和酶学动态演变通常可做出诊断。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一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一次检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外,很关键的是进行抗栓治疗,比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则应在此基础上加用波立维和克赛,进行强化抗栓治疗,可以达到有效防止心梗再发的作用。

  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食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鸡腿肉150克,人参15克,麦冬25克。将洗好去皮的鸡腿肉和适量冷水同时人锅,在文火中煨开10分钟后,下人洁净的药物,直煨至肉烂,加入少量盐,味精,食用。

  2、柠檬1个,马蹄10个。上二味水煎,可食可饮,常服有效。

  3、兔肉500克,山楂5枚,食盐8克,姜、葱、料酒各10克,糖色5克、味精3克。将兔肉洗净切块,放人砂锅内与山楂同煮烂。人食盐、姜、葱、料酒、糖、味精调味服用。

  4、黑木耳15克,猪腿肉50克,豆腐2块,植物油、细盐、黄酒、酱油、米醋、蒜泥、豆瓣辣酱、花椒、辣油、味精适量。

  5、嫩公鸡250克,料酒10克,芹菜75克,酱油、冬笋各10克,精盐适量,辣椒20克,味精少许,瘦肉汤30克,生姜0.5克,白糖0.4克,醋0.3克,豆瓣酱0.25克,团粉O.30克,植物油20克。将辣椒剁碎,芹菜切成段,姜剁成细末,冬笋切成细条;将团粉加水12毫克,兑成湿团粉;把鸡肉切成小方块,和一半湿团粉、酱油、料酒、盐等在碗里拌匀;另一半湿团粉、白糖、味精、高汤及部分酱油调和成团粉块;用热油锅,先煽鸡块,煽到鸡肉变白色,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快火急炒,然后加放切好的芹菜,略炒一会,倒人调好的粉块,随炒随搅,等粉块熟时即成。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吃什么对身体好?

  1、 清淡饮食: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为主;可食用的有鱼类、鸡蛋清、瘦肉末、嫩碎蔬菜及水果;主食用面条、面片、馄饨、面包、米粉、粥等;

  2、 补充矿物质:注意钾钠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量;

  3、 多吃有帮助的天然饕草,如黑萝卜、假叶树、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等。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饮食需注意的是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勿由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

  2、 勿喝酒及咖啡,勿食红肉、精致调味品;

  3、避免过冷、过热、过粘的食物。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偏方:

  1、生蒲黄、丹参、薤白、瓜蒌各15克,桂枝、半夏、桃仁、红花、五灵脂各9克,三七、琥珀各3克。水煎服,1日2次,饭后服。

  2、黄芪、党参各10克,黄精12克,炙甘草6克,丹参9克,赤芍、红花各6克。若胸痛明显,加桂枝、附片,党参改人参;舌红少津,加玉竹、生地、麦冬。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3、人参、附片各6克,桂枝12克,五灵脂、蒲黄各10克,细辛6克,元胡、丹参各10克,罂粟壳12克。舌红少苔去附片,加麦冬10克;怕冷加良姜10克、荜茇12克,中成药兼服苏合香丸或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静脉滴注用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日1剂,水煎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西医治疗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治疗

  1.药物治疗 非ST段抬高的MI的药物治疗中,经典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和肝素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剂已成为常规用药。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对所有患者均应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药,高危患者优先选用静脉给药。β受体阻滞药口服治疗的目标心率在50~60次/min之间。对已经服用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滞药的病人,钙拮抗剂能缓解症状;对β阻滞药禁忌以及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钙拮抗剂有用。硝苯地平或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在不同时使用阻滞药的情况下不应该使用。

  在左心功能或房室传导明显受损的病人应避免使用钙拮抗剂。钙拮抗剂中的硫氮唑酮已被证实对非ST段抬高的MI患者有保护作用,它可减少这类患者的再梗和梗死后心绞痛及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硝酸酯类目前仍是治疗非ST段抬高的MI及梗死后心绞痛的常规用药之一。

  由于非ST段抬高的MI的发病与冠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有关,因此,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被常规推荐应用。没有证据表明普通肝素具有持续的保护作用,在非ST段抬高的MI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鉴于非ST段的MI病人冠脉内形成的血栓多为“白色”血栓,主要成分是血小板,故药物治疗重点是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包括两个方面: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酶。此类患者不宜用溶栓治疗。因为后者作用于纤维蛋白后,会激活血小板和凝血酶,可使原来未完全闭塞的血管恶化为完全闭塞的血管。

  近年来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在于:新的抗凝血酶药低分子肝素、新的抗血小板药ADP受体抑制剂和糖蛋白GP Ⅱb/Ⅲa受体拮抗药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的应用,尤其是它们对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有何特殊益处。已有研究结果显示,非ST段抬高的MI明显获益于低分子肝素、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的早期使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是目前最强有力的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证实,静脉应用现有的三种此类药物abciximab,eptifibatide和tirofiban可明显降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包括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死亡、MI和紧急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新的ADP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更强,且副作用明显低于噻氯匹定,其与阿司匹林合用,可明显降低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近期和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不会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有学者建议,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非ST段抬高的MI病人也应立即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并长期应用。他汀类降脂药不仅可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尚有改善内皮功能、消除炎症反应、稳定斑块、预防血栓形成的多重功效。对非ST段抬高的MI强调早期应用。有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用他汀类降脂药,可降低此类患者非致死性MI、再发心绞痛和院内死亡的发生率。

  2.非药物治疗 由于非ST段抬高的MI多存有濒危心肌并易发生再梗死,明确诊断后应早期行PCI或CABG治疗,尤其对有梗死后心绞痛及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血运重建治疗尤为重要。

  非ST段抬高的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同归类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根据ESC和ACC/AHA发布的UA/NSTEMI治疗指南的建议及最新临床研究的结果,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除强调了抗栓不溶栓的治疗原则外,还强调了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特点、心电图表现和心肌标记物水平进行危险分层以指导治疗策略的重要性。高龄、既往有过MI、冠脉造影证实有严重病变、做过PCI或CABG均为危险因素;入院前48h仍有未控制的静息状态的心绞痛、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有明显的多导联ST段下降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增高为高危患者;胸痛时仅有T波倒置,无ST段下降为中危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为低危患者,并应注意除外冠心病之外的其他原因所致的胸痛。TACTICS-TIMI18研究证明,给应用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的患者做早期介入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被认为是治疗中-高危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理想方案。

  中-高危患者早期做介入治疗的具体适应证如下:

  (1)胸痛于48h内呈进行性加重,有静息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延长(>20min)。

  (2)胸痛发作时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

  (3)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

  (4)年龄70岁以上。

  (5)心电图于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0.05mV,并有动态改变。

  (6)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二)预后

  非ST段抬高的MI急性期病死率约为10%,明显低于ST段抬高的MI(17%);但生存出院后1年期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的MI;以总体病死率来看,1~3年总病死率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且非ST段抬高的MI心脏性猝死和再心梗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T段抬高的Q波MI。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日常生活注意:

   (1)应对心肌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心肌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危害及目前的诊疗手段,另外还包括如何预防心肌病等。

  (2)生活应有规律性,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上应采取平淡、从容的态度,事业上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3)认识自我,量力而行,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养鸟、垂钓、听音乐等。只要出现疲劳惑,心肌病患者都应该中止活动,立即休息。过度劳累使身心受到损害,心肌耗氧量增加,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对患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老年人来说,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精神疲劳尤其重要。

  (4)加强体育锻炼,如气功、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可根据自身病情、体质等情况选择。

  (5)情绪对心肌病的影响很大,心肌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设法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可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以转移注意力。

  (6)避免长时间阅读、写作和用脑。

  (3)避免长时间会晤、交谈。交谈时不但消耗体力,更消耗脑力,故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应注意交谈的。

  (4)少量饮酒对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无害甚至是有利的,但大量酗酒易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可致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继而引起心脏扩大。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既往有饮酒习惯且不希望放弃者,可少量、间歇饮酒,以饮葡萄酒为宜。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同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但临床中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症少于有Q波心肌梗死患者。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 下一篇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